前段時間,交通部說全國收費公路收不抵支嚴重虧損,一年要虧600多個億。交通部稱這是曬家底,但輿論的解讀要複雜得多,似乎很少有人將之視為一個簡單的信息公開行為,有媒體直言這是為延長收費期限鋪路,會哭的孩子有奶吃,先把苦訴了,以後要奶的時候也方便一些。
  中國經營報昨日報道稱,明年將迎來收費公路年限到期的高峰期,而面對巨額的負債壓力和新建高速所需的資金空缺,交通部正在積極醞釀修改《收費公路管理條例》,為地方延長公路收費年限提供法律依據。
  媒體的這種解讀有臆測的成分,如果虧一點就要多收費,大概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公路能逃過收費的命運的。但媒體的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的,至少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身上,痕跡已經非常明顯。河南鄭州的黃河大橋在已經還本付息的情況下多收了16年,那多收的一筆巨資去向哪裡至今沒個說法。2013年12月27日,山東將6條原定收費期不足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,收費期一律將延長至15年,9條收費期滿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將再延期收費一年,引發了公眾的熱議。山東省政府隨即解釋:多年來,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對政府還貸公路一直實行“統貸統還”。
  一句“統貸統還”讓輿論的心情涼了半截,難道這就是未來的方向嗎?劇情的演變會不會如輿論預測的這般發展,只有等到《收費公路管理條例》修改的結果公之於眾的時候才知道,但顯然大家都對結果不樂觀。十幾、二十年前是高速公路建設和通車的高峰期,近幾年是收費公路收費年限到期的高峰,明年將有大量高速路收費到期,如果不能收費,就等於斷了這些路的主要收入來源。交通部門內心的焦慮顯露無餘,可以預見的是,隨著到期的收費公路越來越多,哭窮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大。
  一些高速公路虧損是事實,但一些高速公路暴利也是事實,我們只是納悶,一些高速公路暴利這麼多年,有的地方一個普通收費員的收入也能過十萬,怎麼沒想分一點給社會。現在一些高速公路虧了,憑什麼要大家買單呢?既然是按市場的辦法投資建設運營高速公路,那自然也沒有理由用市場以外的辦法管理高速公路。
  沒有一項投資是零風險的,也沒有一項投資是必須賺錢的,民營企業在投資之前,有人告訴他們一定能賺錢嗎?賺不到錢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保證利益嗎?
  一些高速公路暴利,輿論質疑,你無動於衷,把之歸入國家審批的結果,我們無可奈何,但同樣的,一兩條高速公路搞虧了,那也怨不得別人,我們也有怎麼收費的國家批文在手,我們也同樣無可奈何,愛莫能助。
  高速公路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利益問題。這涉及到我們怎麼對待契約精神,怎麼對待法治。每一條高速怎麼收費都是事先約定好的,是想改就可以改的,還是一律按約定辦事?是一家說了算,還是在征求民意的基礎上商量著辦?高速公路的收費問題何去何從會是一個窗口,讓我們來觀察中國的法治進程。一紙生硬的紅頭文件,再大的虧損也能給補回來,但同時也會在民意上激起漣漪,延長是把雙刃劍,誰都別太任性了。
  (原標題:延長是把雙刃劍,都別太任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ohix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